7/28世界肝炎日,保肝行動從日常做起
7/28世界肝炎日,保肝行動從日常做起
我國平均每40分鐘就有1人死於肝炎相關疾病,顯示肝的問題對國人健康的威脅依舊不容小覷。
衛福部也呼籲全民:「及早篩檢、及早治療」,才能降低慢性肝炎、肝硬化及肝癌的風險。除了醫療上的監測與治療,日常生活中的預防與飲食調整,也同樣是護肝的關鍵。
• 預防A、E型肝炎:不生飲、不生食
A型與E型肝炎主要經由糞口傳染或食物污染,因此做好飲食與生活衛生是最直接有效的預防方式。避免生飲未煮沸的水,不吃生蠔、生魚片等未經高溫殺菌的海鮮與肉類,盡量選擇完全煮熟的食物。同時勤洗手,尤其是烹調或用餐前,能有效降低感染機率。此外,建議高風險族群或有旅遊計畫者,可諮詢醫師評估接種A型肝炎疫苗。
• 預防B、C、D型肝炎:不共用衛生物品、安全性行為、不共用針具等
B型與C型肝炎多透過血液、體液或母子垂直傳播。日常生活中應避免共用牙刷、刮鬍刀、指甲剪等可能接觸血液的個人用品;注射、穿耳洞或紋身時務必選擇合格、消毒完善的場所及器具。此外,落實安全性行為、避免共用針具,都是保護自己與他人免於感染的重要措施。D型肝炎僅會感染已帶有B型肝炎的人,因此接種B型肝炎疫苗也是預防D型肝炎的有效方式。
除了規律篩檢與健康生活型態,飲食中的食材,也能幫助維持正常代謝、調整體質及營養補給:
1. 彩虹蔬果(如柑橘、葡萄柚)
富含維生素C與多酚,能幫助降低傷害因子、減輕身體負擔。但須注意若有服用藥物(特別是降膽固醇藥物),應諮詢醫師是否需限制葡萄柚攝取。
2. 維生素B群與維生素E(如紅蘿蔔、菠菜)
維生素B群參與能量代謝,維生素E則具抗氧化作用,可維護身體機能,適量攝取可有助於降低負擔。
3. 優質蛋白質(如雞胸肉、魚、蛋)
肝臟是蛋白質合成的重要器官,攝取足夠且優質的蛋白質,有助於維持生理機能與再組織的修復。
4. 三萜類(如牛樟芝、靈芝、其他菇類、紅棗)
牛樟芝、靈芝、其他菇類、紅棗等食物含豐富三萜類化合物,研究指出可有助調節免疫與保護肝臟。適度選擇合格廠商且有明確標示出三萜類的牛樟芝產品,可作為日常護肝的輔助。
建議大家可透過疫苗接種、健康生活習慣及定期篩檢,仍可有效預防與控制。世界肝炎日不只是提醒我們關心自己,也呼籲大家主動守護家人與朋友的健康。
資料來源:
1.衛生福利部 https://www.mohw.gov.tw/cp-16-62402-1.html
2.Grant LM,Purres M. Viral Hepatitis. [Updated 2024 Mar 10].In: StatPearls [Internet].Treasure Island (FL):StatPearls Publishing; 2025Jan-. Available from:https://www.ncbi.nlm.nih.gov/books/NBK554549/
3.ESPEN practical guideline: Clinical nutrition in liver disease Bischoff, Stephan C. et al.Clinical Nutrition, Volume 39, Issue 12, 3533 – 3562
4. Kuan-Hung Lu, Yi-Chun Pan, Lee-Yan Sheen,Combination of cut-log cultivated fruiting body and solid-state cultured mycelia of Taiwanofungus camphoratus ameliorates CCl4-induced liver injury in rats,Journal of Traditional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,Volume 10, Issue 2,2020,Pages 166-174